笔趣阁 > 明月皎兮-贤妃传 > 第22章 第22章

第22章 第22章


发丧的仪仗向西出宫门,再折向南出皇城,往京城西南二百余里处的皇陵赶去。行至半程,便见山边一座村寨,远处望去,山上隐约可见一些砖瓦,似是陵门、明楼、殿宇与宝顶。

        村口立木牌“守陵村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色已晚,仪仗便在此停歇。

        为首的太监呈上公文,就有差役领着众人到休息之处,自有茶水饭食等奉上。不多时,有位绿袍小官进来,陪太监对饮用饭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外臣、一个内侍,平日万般遇不到的,此刻在山村寒舍里把酒言欢。席散,绿袍小官便提点这守陵村分东西,西边是万万去不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睡至半夜,那太监猛地惊醒,室外树影摇曳,间或女子啼哭之声可闻。太监循声步出屋舍,大着胆子往村西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夜月光皎洁,太监仔细望去,惊得冷汗直流,这村子竟是阳宅按着阴宅样式而建,阴森异常。踉踉跄跄返回村东,太监忙叫醒他人,众人掌起火把,一间一间查看,所到之处皆是白骨。哪里还有那绿袍小官,分明是披着绿袍的一具男尸。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吓得屁滚尿流,抬起棺椁就往村外逃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跑,直至天光大亮,众人方停下脚程。此地已近县城,太监遂遣人去县衙报信,那七品知县亲自来接,午时设宴给众人压惊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太后的守陵村闹鬼,这消息便一路报到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钦天监揣测上意,便上折道守陵村风水有变,应延请高僧广做法事。景明帝点头,京城宝刹双庆寺几位高僧便前往守陵村,一番法事后,奏请在此地建寺,名为“普渡寺”。未几年,京畿百姓只知京南百里有处宝刹,无人知晓那曾是太后的坟冢,更无人记得那位太后其实是崇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四月初八,景明帝下旨,封幼弟为裕王,食亲王禄,赐府邸,并颁告天下,裕王代天子巡视西南诸地。

        裕王在前朝领了圣旨,便入后宫给母妃请安。裕王府邸就在西福门外二里地,多年前也是座王府,如今整饬一新,三日后搬离皇宫,十日后登程。

        裕王一入寝宫便跪行到贵太妃前,泣不成声:“儿子日后不能时时承欢膝下,儿子不孝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黎氏抚摸儿子的发顶,自己就这一子,如何舍得分别,“你是大明的亲王,代天子巡边,何等荣耀。此去巴蜀,必定凯旋!”那泪水便如珠串一般往下淌,“母妃会在佛堂日日为你祈福,待归来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巴蜀路途遥远,舟车劳顿,这一去一回少则半载。况且边塞之地,谁又能保证沿途并无状况。再者,裕王出宫开府,却未册立正妃,景明帝只说待裕王回京,以太子礼操办婚事,下旨今科秀女中择出挑的充实裕王府。

        雷霆雨露,皆是君恩。

        裕王撩起袍袖,拂去泪水,“母妃莫要为儿子忧虑,既为宗室,当为皇兄分忧,义不容辞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先帝驾崩时,皇十二子徐靖骐年方十岁,逃过夺嫡之争。景明帝即位,几位成年的皇子整日战战兢兢,皇帝要成全自己“兄友弟恭”之名,便亲自教导徐靖骐读书,黎氏自此越发诵读佛经,不问俗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儿,长大了”,贵太妃俯身扶起裕王,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当以国事为重”,这位看似温婉的黎氏见识不弱男儿,“做你堂堂正正的亲王,去吧,去你舅父府里话别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裕王落寞道:“表妹她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母妃定全力筹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裕王俯身又拜:“待归来,儿子去求皇兄为儿子赐婚!儿在舅父前起誓,绝不做言而无信的小人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…母妃…只等四嬢敬茶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启禀娘娘”,香楠颔首低眉,进来禀事:“御膳房奉裕王殿下之命,呈上一碗官燕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贵太妃放下抄写经文的玉笔,“柏树胡同那边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回娘娘,本月的赏赐一早就送过去了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”。贵太妃且饮了一两口,便放下汤匙,“赏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宫里贵人主子的饭食用不尽的,便赏赐给近身宫人。贵太妃身边两个大丫头,香楠与香橼,这碗血燕便是二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宫内数不尽的珍馐,主子们并不肯多食,大丫头们实则在吃穿用度上与主子无异,可一旦出宫,便再无这般山珍海味,故而许多宫人并不愿放出去,甘愿老死皇宫。

        香楠柔声劝道:“娘娘便是为了殿下,也要多进些,南越之地的头期燕,御膳房的师傅们说比往年的品相都好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哀家一把老骨头了,多一口少一口,无妨。再多的山珍,也换不回四嬢的身子,哀家,心如刀割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娘娘且宽心,天宝行为天下第一商行,定能寻到那几味药材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淳贵太妃强忍怒气,愤而道:“恨吴氏那恶妇,竟算计我儿的婚事,哀家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京城黎家家主为黎照义,工部尚书,堂堂二品大员,膝下嫡女小名四嬢,与裕王同年同月同日生,自幼一处长大的情分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此时,吴家的女儿嫉恨黎小姐风采越过自己,便命管家寻江湖人趁黎家女眷上香之际,在斋饭中下毒。天降大雨,耽搁了诊治,黎小姐一条命虽暂且保住,体内毒性随时发作,真真的命在旦夕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事轰动朝野,那江湖人束手受擒后和盘托出,吴太后霸道已久,粗鄙道“黎家一个丫头,哪里配给我吴家的女儿提鞋,裕王妃总该姓吴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黎氏在宫中隐忍太久,直到此刻,方知她母子已是退无可退,若不除去吴氏,这宫里便没有黎氏的活路。


  https://www.xygwh.cc/11987/11987336/22240751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ygwh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xygwh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