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大明:我李景隆真是大明战神 > 第229章 报恩寺

第229章 报恩寺


李景隆见朱元璋有些意动,道:“海外虽蛮荒,但我福州如今已有六万之海军,可远渡重洋,为陛下摄取那金山银山。”
  朱元璋闻言,道:“再说吧,不过海外既然如此广袤,可有绘制海图?”
  “回禀陛下,自有绘制航海路线,还请陛下过目。”
  赵楷连忙将一路上行经的海图交给了朱元璋。
  白朴将海图接过,递到了朱元璋面前。
  朱元璋打开航海路线图,只见这路线图上弯弯曲曲的画着路线,上面还标注着一些东西,例如国家,地形,气候,作物等。
  而朱元璋顺着海图看去,很快便发现这一路,竟极为漫长。
  而他大明,也不过是这海图之上的一隅之地。
  “天下当真如此之大?”
  朱元璋有些错愕的看着赵楷。
  原本在赵楷的描述之中,朱元璋的想象,也仅局限于大明以外的一些疆域。
  但如今看到这海图,朱元璋才发现,大明所占据的地方,也不过是整个天下的冰山一角。
  赵楷道:“草民不敢欺瞒陛下。”
  “唉...天下如此之大,我大明竟还有百姓无田可种,食不果腹...”
  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,想着黄金洲那广袤的土地,只感觉一阵心疼。
  但心疼归心疼,朱元璋并没有想要去黄金洲的想法。
  毕竟远跨重洋,即便大明将黄金洲攻占了下来,也无法掌控,如果黄金洲有人造反,得知消息,太迟缓了,而且政令难以下达。
  而李景隆则道:“陛下,赵楷这次带回来两种作物,这两种作物,有一种可亩产千斤,而另外一种少说也有六七百斤,有了这两种作物,我大明的百姓再过个三五年,必然不会再为粮食的事情发愁。”
  朱元璋闻言,皱眉道:“哦?你怎么知道这两种作物能亩产这么多?”
  此话一出,李景隆愣了一下,眼珠子滴溜一转,道:“回禀陛下,这是赵楷在原产地看到的。”
  赵楷也愣了一下,但很快反应了过来,连点头道:“是的,有一种作物是长在土里的,这东西一株就能产出一两斤粮食。还有一种是长在禾种,一粒种子种下可得百粒。”
  “真有如此作物?”
  朱元璋有些狐疑的看着李景隆。
  李景隆闻言,道:“臣在城外有一处庄子,现今不是种植那两种作物的季节,等到洪武十九年春臣将作物种下之后,陛下可随时派人来监督。若是产量有误,臣甘愿受罚。”
  见李景隆信誓旦旦的保证,朱元璋实际上已经相信了,但如今还不是高兴的时候。
  于是看向赵楷,上下打量了一下,见他丢了手臂,叹了口气,道:
  “若这粮食真能有如此产出,咱不会亏待你,不过如今未有定论,你又有伤在身,便在殿前军当一小卒如何?等结果出来,如果真有如此产量,咱封你为侯,也算你为咱大明做出贡献。”
  李景隆闻言,心中一喜,连踢了踢赵楷。
  赵楷顿时回神来,连道:“臣多谢陛下!”
  “好了,退下吧。”
  朱元璋对着二人挥了挥手。
  旋即二人便离开了御书房。
  而朱元璋此时的目光却落在了那海图之上。
  看着海图上面标注出来的土地,朱元璋陷入了沉思。
  接下来的时间,李景隆也没有闲着,跟朱元璋告假,去了一趟福州,那些从海上归来的士兵全部官升一级,并赏赐白银百两。
  而后,李景隆又让他们带着二十艘货船出海,去南美洲割橡胶。
  既然如今已经找到了原料,李景隆自然是要干一票大的。
  有了橡胶,事情就好办多了。
  而等李景隆处理完福州的事情,回到应天时,已经是洪武十九年了。
  应天城的街头之上还在下着稀碎的小雪,微冷的寒风在风雨之中游荡。
  而在曹国公府却显得极为温馨。
  只见袁柔正在教李胜学习走路。
  “来,胜儿,到娘亲这里来。”
  只见袁柔将孩子小心的放在地上站立着,然后跑到李胜对面,对着李胜拍手,示意李胜过去。
  只见李胜一脸的迷茫,站在原地,忽而,扑通一下跪在地上,朝着袁柔直接爬了过来。
  袁柔见状,有些无奈的将李胜抱在怀里,看了看天色,而后对着一旁煮茶暖身的李景隆道:“我想去报恩寺礼佛,你陪我一起去吧。”
  李景隆闻言,思索了一下,点了点头。
  毕竟他现在也没什么事情。
  旋即,袁柔便让府上的下人收拾了一些东西,然后动身前往城内的报恩寺。
  不多时,来到报恩寺外,便闻到了浓厚的檀香味,李景隆下了马车,小心翼翼的牵着袁柔的手,使其下了马车。
  此时寺内人流穿行,两侧有不少小贩在贩卖香烛或是开光的佛珠法器,与后世也并无什么区别。
  “咱们先去拜拜吧。”
  袁柔看着寺庙,神色一脸的虔诚。
  李景隆见状,点头道:“也好。”
  说着,李景隆便带着袁柔朝着寺内走去,进入寺庙之内,来到寺内的主殿之中,李景隆对着一个小和尚招了招手,给了一些香火钱,让和尚拿来香烛等物。
  而后分给袁柔,二人拜了起来。
  拜完菩萨之后,袁柔又去摇了签,看着签上的文字,袁柔道:“我去解签,然后要抄录一些经文带回家,可能要一些时间,你若是觉得无趣,可去别处转转。”
  李景隆闻言,点了点头,对着一旁的鸳鸯道:“照顾好夫人。”
  鸳鸯点了点头。
  旋即,李景隆便离开了大殿,开始在寺庙之内闲逛了起来。
  而就在李景隆经过一处小径时,忽而看到这小径石阶之上,有两个护卫一样的人守卫着。
  顺着石阶,上面远处是一处凉亭,凉亭之上也不知道是什么人,隔得远,李景隆只看到是两个人在交谈。
  李景隆也没有打搅别人的心思,毕竟一看就是京城之中某位有头有脸之人在上面谈事情。
  想着,李景隆正要离开,却忽而看到了这护卫手中刀柄之上的图案,一个燕字!


  https://www.xygwh.cc/23421/23421788/28282600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ygwh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xygwh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