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大明:我李景隆真是大明战神 > 第81章 治理福州

第81章 治理福州


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,轻笑了一声,道:
  “与其让这小子在应天城胡作非为,还不如将他放到福州去,何况这小子还救了雄英的性命,咱想着,日后让这小子辅佐雄英,既然他不想进宫当雄英的伴读,就让他在地方上历练历练。”
  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,心中还是有些意动,毕竟都是一家人,而且李景隆还救过自己儿子的性命,若没有李景隆,雄英只怕已经遭遇不测。
  而且李景隆那天晚上和自己促膝长谈,朱标也发现,李景隆确实是一个可用之才,特别是李景隆那日说的火枪,还真让这小子做出来了。
  想着,朱标道:“好吧,那就让他先接管福州,如果他能管理好最好不过,如果实在不行,孩儿再将人给换回来。”
  朱元璋见朱标同意,直接道:“那就由你下旨吧,对了,让那小子将从福州抄的金银给咱送回来,他爹那里已经有很多好玩意了,这些东西可不能再给他。”
  “是。”
  朱标点了点头,看着奏折上面的一串数字,嘴角也不由得勾出一抹笑容,这李景隆还真是个赚钱小能手。
  前段时间制出矿盐来,如今朝廷在矿盐上面赚取了极为丰厚的利润,这才多久,从福州抄出来几十万两金子,还有三百多万两白银。
  有了这些金银,足以弥补去年征讨云南的损耗,也足以让大明用于抵抗北元。
  特别是李景隆制作出来的火枪,因为朝廷没有多余的钱粮,所以李景隆设计出来的火枪,如今在军器局也只能少量制作。
  如今有了这些钱财,朝廷就能大规模的制作这种火枪。
  朱标可以想到,大明军队拿着火枪驰骋在草原之上,将那些鞑子杀的片甲不留的场面。
  旋即,朱标就开始书写圣旨,然后让人去福州传旨。
  而远在福州的李景隆,此时正躺在福州的府邸之中,等待着朱元璋的召令回应天。
  福州虽然好,但自己杀了这么多人,自己就得擦屁股,当时光顾着拿下福州,丝毫没有考虑到福州一地还需要人治理。
  杀了人之后才发现整个福州已经群龙无首,不得已之下,李景隆只能自己亲自处理福州的政务。
  一连已经看了整整半个月的公文了,只是如今朝廷还没有消息传来,不由得让李景隆等的有些着急。
  就在李景隆盼望不已之时。
  只见门外的门房前来禀报道:“侯爷,朝廷传旨的人来了,正在前厅等候。”
  李景隆听到传旨的来了,立马从躺椅上坐了起来,道:“哈哈,走,总算可以回应天了。”
  说着,李景隆三步并做两步,快速的朝着前厅而去。
  走到前厅,只见一个传旨的太监正坐在那里喝茶。
  李景隆见状,连上前,看着那太监道:“公公,陛下的旨意是什么?”
  那太监看到李景隆,立马露出一个笑脸,道:“九江侯有礼了,这次是太子殿下的旨意。”
  “九江侯接旨。”
  李景隆闻言,连忙跪下,太监见状,开口道:
  “如今朝廷取士艰难,然福州布政使,按察使皆为朝中重要官职,暂无人手可抽调,暂由李景隆担任福州布政使,按察使,都司,望九江能为孤分忧,治理好福州。”
  说完,太监见连将李景隆从地上搀扶了起来,赔笑道:“奴才恭喜侯爷了,如今侯爷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,一人掌管一个州府,如此年轻的封疆大吏,即便是历朝历代,也未有有人有侯爷这番成就啊。”
  然而,李景隆此时额头黑线涌动,这有什么好恭喜的?这不是摆明了让自己收拾烂摊子吗?
  将整个福州都交给自己,如今福州都烂成了什么样?光是福州城里那些商贾就够让李景隆头疼的了,更别说福州因为之前袁可居的原因,有不少想要出海的人。
  但旨意已经下来了,自己想要违抗也不行了,不然朱元璋和朱标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。
  一时之间,李景隆似乎明白了什么...朱元璋是不是早就知道福州的情况,至于那什么先斩后奏...估计不只是给自己一个人的命令,可能二虎也有这个命令。
  如果自己掌控不了这个局面,朱元璋会让二虎亲自动手,将福州给清洗,然后再下这道命令。
  想到此处,李景隆叹了口气,接过旨意,道:“回去帮我向太子道谢,我一定会将福州治理好的。”
  “呵呵,侯爷放心,我一定会将话带到。”
  传旨太监说道。
  李景隆点了点头,对着门外的护院道:“来人,将公公带下去,好生款待,不得怠慢。”
  “是。”
  旋即,传旨太监,便被带了下去。
  而李景隆看着手中的旨意,叹了口气,最终还是将旨意放了起来。
  看来,自己得在这福州待上一段时间了。
  想着,李景隆的嘴角不由得勾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...这么玩是吧...那就给你们玩一个大的。
  想着,李景隆就哼着曲,朝着后院的躺椅躺了下去。
  时间一晃,两个月的时间过去。
  从洪家抄出来的银子,全部都被锦衣卫运往了应天城,只给李景隆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福州。
  然而,李景隆这两个月其他事情都没有做,只做了一件事情。
  就是在福州,以及周围的州府散布消息,售卖福州的商铺。
  因为这些商铺之前全部在洪家的名下,而且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。
  官府想要追溯这些商铺的原主人,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了。
  然而建设福州需要大量的钱财,李景隆只能将这些商铺全部都给变卖。
  一开始,有很多商贾还不肯相信,但在李景隆找来几个托,在福州买完了铺子,然后找买家卖了铺子之后,那些商贾才相信官府是真的在售卖这些铺子。
  而且李景隆为了给福州招商引资,在福州找来一座府邸来作为书院,并表明,凡是在官府手中购买商铺的,家里的孩子都可以去这家书院读书。
  一时之间,周围不少商贾都蜂拥而至。


  https://www.xygwh.cc/23421/23421788/28282748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ygwh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xygwh.cc